Spec R 汽車性能情報

R賽事

國內直擊 Lamborghini Huracan STO 小牛賽道之王

國內直擊 Lamborghini Huracan STO 小牛賽道之王

瀏覽人次:688

國內直擊
Lamborghini Huracan STO
小牛賽道之王

Gemera等了10個多月才在台現身,Huracan STO才線上發表不到兩個月就驚艷登台,疫情時代就是要這樣積極迅速,才能緊抓客戶。Lambo的特式版花樣繁多,但好酒總是沈甕底,已屆產品末期的Huracan,這次推出的道路終極競技版STO,或許它不會是最後一版的Huracan,但卻是我們認為最具收藏價值的超級小牛!

↑融合GT3與Super Trofeo的寬體競技外觀,再加入道路使用考量的修正,STO的外觀獨一無二且凶悍至極,坊間任何Aero kit都相形失色!

↑Cofango前掀式碳纖維車頭絕對是STO最大賣點,就是為了向舊世代經典跑車Miura致敬,更讓人聯想到F40,這可是連GT3廠車都沒有的設計,炫目至極,事實上,前面行李廂位置已經被散熱排氣口給取代,炫耀是最大功能性,一打開連碳纖維前內龜都一次露出,這種變形金剛般的魅力,是男人都無法檔。

↑進PIT房或是跑山休息時,把車頭掀起來,全場的目光絕對都在這!若讓鍘刀車門也上身,就連終極大牛也只能瞠乎其後!

↑引擎蓋的進氣口與定風背鰭都是源自賽場概念,並採用整片拆卸式設計,跑完山要開引擎蓋散熱可是件麻煩事。

↑若直接沿用廠車GT尾翼也太沒有誠意,STO採用全新設計天鵝頸雙層碳纖維尾翼,改為三段可調,結合Diffuser等全車空力設計,在時速280km/h時可以產生420kg的下壓力,就道路競技版而言,絕對是頂尖表現。

↑Akrapovic鈦合金尾管的質感與聲浪絕對夠水準,而鏤空散熱網上還有STO的字樣,既然是道路版,實用的倒車顯影自然也不會少。

↑在道路使用時無法像廠車設定那般貼地,所以尾翼跟Diffuser都較為內斂,但車尾的各種開孔都是為了增強散熱,若隱若現的機械感極為誘人。

↑有棱有角的寬體線條來自於正規廠車,貼上去的鉚丁寬體如何與碳纖維一體成形相比?全車75%的車殼都是碳纖維製成,這也是STO值得收藏的原因。

↑車頭兩側當然也同步採用寬體設計,這角度看去,車頂進氣口與尾翼一併露出,崢嶸氣勢更是STO無可取代的魅力。

↑碳纖維前下擾流也是全新設計,氣壩與車頭上方的各種進氣通道都經過精密設計,讓散熱氣流快速流通,即使在賽道上持續激烈操駕,也不用擔心過熱而限制動力或鎖檔,就是要讓車主玩的盡興。

↑全車75%採用一體式碳纖維車殼,搭配輕量化玻璃與鎂合金輪圈,使的STO比Performante輕了43kg,成就1339kg的輕量車重。

↑在對手動力與日遽增之際,仍然維持640hp的最大馬力可說是STO的遺憾之處,若要奪回紐北最速紀錄,恐怕動力是重要關鍵。

↑內裝仍以輕量Alcantara與碳纖維搭配,地板與門飾版都簡化為碳纖維材質,縫線色澤可以客制化,可惜沒有設計專屬方向盤式樣,增添獨特性。

↑雖然是道路競技版,但該有的便利配備也沒有捨棄,前輪挺舉、倒車顯影、定速巡航、藍芽系統、手機連結(支援Apple Car Play)都可供選擇。

↑ANIMA動態模式也針對STO進行客制設定,STO模式提供一般公路駕駛,Trofeo模式則讓LDVI車身動態整合系統達到最佳化,以追求最速賽道表現,至於Pioggia則是溼地模式,配置熱融胎的超跑在雨天常常險象環生,此模式就是救命保障。

↑全新BTM煞車溫度監測系統對於挑戰賽道是個相當實用的配備,除了基本的胎壓胎溫之外,煞車系統的狀態也可以一手掌握,避免過熱失效錯過煞車點,甚至導致事故發生。

↑碳纖維座椅雖然沒有時下流行的鏤空設計,但薄型化設計搭配四點式安全帶仍然充滿濃郁戰鬥感,後方的半套防滾籠夠粗勇,看起來安全性十足。

↑新款Brembo CCM-R碳陶煞車系統比往CCB更具賽道耐久性,導熱性提升4倍,抗壓性增加60%,搭配優化的進氣散熱通道,即使賽道狂操也不用像以往一樣擔心過熱劣化。輪胎搭配捨棄Pirelli而改就Bridgestone,量身定做的Sport道路版與Race賽道版Potenza輪胎,尺碼為前245/30R20、後305/30R20,將可以提供強大的抓地力,據原廠表示,STO在Daytona賽道可以跑出1分48秒86的單圈成績,遠比Performante的1分51秒80快上不少,只比配置光頭胎的GT3廠車慢了2秒46,堪稱最強小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