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C台灣柏釧參與Lamborghini統規賽事 Last Lap完美超越 奪下全場優勝展現強悍實力

汽車性能情報

R賽事

【R企劃】6000萬元的 JDM之神?  19年前我們不但試過,還睡在車上!  Nismo R34 GT-R Z-tune  試駕回顧+GT7虛擬試駕

【R企劃】6000萬元的 JDM之神? 19年前我們不但試過,還睡在車上! Nismo R34 GT-R Z-tune 試駕回顧+GT7虛擬試駕

瀏覽人次:11566

 

 

 

【R企劃】

6000萬元的JDM之神?

19年前我們不但試過,還睡在車上!

Nismo R34 GT-R Z-tune 試駕回顧+GT7虛擬試駕

文、攝影/謝昌華
最近GT7遊戲中的更新車單中,竟然出現了JDM神車—Nismo R34 GT-R Z-tune,試車組在19年前曾在日本實地試駕,甚至還在車上睡了一晚!當然要拿出來說說嘴,背後的試車內幕在此也一併公開,最後當然免不了要讓Nismo 限量GT-R家族在GT7中的筑波賽道一戰高下!

↑19年前繞行千葉縣房總半島進行試駕,隨機在路邊的「養老茶屋」享用午餐,如今在Google Map上已經不復見,

燒柴的老闆應該早已退休了吧!雖然人事已非,但JDM神車卻愈陳愈香,身價甚至翻了十倍?

 

JDM?以前都說日規化啦!
JDM一詞現在已經泛指日系經典車,其實早在20年多前,美國改裝族崇尚將美規車改成純正日規化,而衍生出Japan Domestic Modifided這一詞,當年Sport Compact Car之類的雜誌最常出現這類標題,其實就是我們當年講的「日規化」這個改裝流派,在LA把一部美規DC2改成日規DC2就是JDM化,反之在日本把日規變美規就是USDM。網路上也有人把JDM冠上Japan Domestic Market/Model的解釋,指的是日本市場獨有車型,例如EK9、Evo.、R32/33/34 GT-R等僅有右駕之流,日本藏私的鎖國之舉,卻成為性能迷的終極渴望。但經過多年演進,現在年輕人嘴裡的JDM精神已經泛指日系性能車以及日系改裝風格,今日主角Nismo R34 GT-R Z-tune僅有19部全右駕,絕對堪稱是JDM之神!

 

全台獨家日本試駕  JDM最後的顛峰
筆者入行27年,在19年前與Nismo R34 GT-R Z-tune 在日本相遇,2006年2月13日也是我的JDM日本試駕的顛峰,2000年從第一部Lancer Evo 6.5 TM RS開始,曾一度對東京地鐵比台北捷運還熟,但這六年也見證日系性能車逐漸沒落,從2002年R34 GT-R停產後其實已經沒有太多衝擊性新產品,充斥著各式的Evo.與Impreza STi之外,僅有兩部末代經典讓我印象難忘,一部是Honda NSX NA2 Type R,另一部就是Nismo R34 GT-R Z-tune。
當時Nismo海外部有個美國留學回來的年輕人勇於接納海外媒體,因此建立起友好關係,2005年2月Tokyo Auto Salon發表Nismo R34 GT-R Z-tune之後,隔年我們就正式借到Nismo R34 GT-R Z-tune,並在東京、千葉進行了兩天一夜的試駕,同行的還有一部Impreza STi S204 ,行程包含繞行房總半島跑山路,夜間灣岸高速巡禮,深夜港區實測加速,最終索性睡在車上等日出拍照,雖然氣溫很低、賽車椅很難睡,但還真的捨不得下車。當年限量20部售價1690萬日圓,是日系車中的天價大神,同行的S204雖然也是硬皮鯊中的經典之作,但Nismo R34 GT-R Z-tune卻是正統JDM的最終體現,R34 GT-R本身可說是90年代最終代表作,但經過Nismo一番Z tune化,500ps的動力配上正統日系改裝底盤設定充分釋放出R34 GT-R的真正實力,賽車化渦輪的反應堪稱迅速,但出力反應與咆哮聲浪都是老一輩的硬派表現,強化離合器配上6MT建構出拳拳到肉的衝擊感,相較之下,R35 GT-R就像電動玩具般無腦乏味。Z-tune的Sachs懸吊偏競技設定,慢慢開略顯顛頗,但速度拉起來就如魚得水,Attesa E-TS Pro四驅系統+Super HICAS四輪轉向可是R34 GT-R的精華,但說白一點就是偏後驅且願意轉彎的四驅系統,配上RE01R熱溶胎,逢彎殺彎行雲流水,大腳出彎、尾滑反修,好不快意,但畢竟是部手排改裝車,操作技術必須純熟到位,毛躁亂開可無法發揮最佳速度,它就是一部高手才能開快的終極武器。

 

↑Nismo R34 GT-R Z-tune內斂不誇張,甚至沒有大尾翼加持,但粗壯尾管與底部差速器冷排卻透露出不凡氣勢。


↑Rays代工的Nismo LM GT4鍛造絕版鋁圈、Brembo競技卡鉗、Bridgestone RE01R 265/35R18熱溶胎都是高檔配備。引擎蓋、前保桿、葉子板全數重新設計,並採用乾式碳纖維製程,源自廠車的葉子版隆起尖角已成經典造型。

↑加裝前後差速器Oil cooler,而R34 GT-R原廠的後下擴散板只好拆除,鈦合金排氣管的聲浪飽實且悅耳。

↑這天字第一號P001也就是出沒於Best Motoring節目中、上遍各大媒體的官方媒體車,在2025年2月,這部車也經過Nismo部門完全拆解翻新(可上Nismo官方頻道觀看過程),20年後又回復到全新出廠狀態。

↑Nismo Z2 Engine kit包含強化曲軸、IHI特製渦輪、鍛造活塞、H斷面連桿、高角度凸輪軸、Z2電腦、2.8升缸體,最大輸出為500hp/55.0kgm,不追求超大馬力,更追求實戰穩定性與均衡性。

↑前拉桿為鈦合金材質,相當粗壯,避震器塔還以Carbon材質包覆。

↑電瓶移至行李廂,電腦則放在旁邊,再以Carbon飾板相隔。

↑內裝最顯眼的就是紅黑麂皮包覆方向盤,排檔頭也更換為Nismo PU製品。


↑9000rpm紅線、320km/h時速錶底之外,儀錶並無特殊之處。


↑紅色麂皮點綴之後,內裝質感略有提升,睡過一晚之後,可以證實這張跑車椅並不好睡。


↑後避震器的調整旋鈕已經另外拉出放置於後障板上,以利於快速調整設定。

Nismo的性能提升是建構在完美均衡性之下,800ps+305mm寬胎絕對可以更快更猛,但當代跑車F430、Garllado都在500ps左右,Nismo R34 GT-R Z-tune落在此區間恰到好處,而2007年登場的R35 GT-R也是從485ps開始起跳,不可諱言,後來R35 GT-R確實獨力撐起日系性能車、改裝界的一片天,但它就是挑戰世界強權的新世代兵器,Nismo R34 GT-R Z-tune代表的卻是90年代JDM的終極進化,在老派機械中塞入先進科技,就像2000年代日本電器還是世界第一,日本手機發展到極致可是超酷炫,即便日本手機與JDM車款一同被世界洪流給吞噬,但時代的眼淚流下的同時,終究幻化為耀眼的珍珠。
舊世代JDM在世界性能迷中身價水漲船高,隨著美國市場讓25年以上的右駕老車可以掛牌上路,R34 GT-R的身價早已開始水漲船高,特殊車款甚至已有20萬美金(約合新台幣600萬元)的身價,而這部原始售價1679萬日圓(約合新台幣335萬元)的Nismo R34 GT-R Z-tune,甚至在2022年傳出以200萬美金(約合新台幣6000萬元)成交,這神話般的價錢略顯不合理,但以其地位與稀有性,翻漲數倍絕對合理,畢竟限量44部的Nismo 400R也曾傳出160萬英鎊(約合新台幣6400萬元)的驚人成交價,JDM神車能被炒作到這般地步,19年前我們根本沒想到,總之,我曾在6000萬身價的JDM終極猛獸上睡一晚,這已經是永難磨滅的歷史事蹟了!

↑逆光中的末世戰神,代表舊世代JDM的完結篇,堪稱個人生涯攝影代表作之一,順道獻上GT7中的逆光夕陽對比照。
 

GT7 拍攝畫面

↑夕陽下的銀色車身特別立體,終極戰神馳騁在鄉間小路也別有一番風味。


↑日本狹小的山路其實無法讓Z-tune完全施展,但先進四驅與後輪轉向加持,轉向相當俐落,出彎全油車尾也是蠢蠢欲動。

↑這部車並沒有180km/h限速,因為我們曾經跑到260km/h錶速,但不敢挑戰300km/h。在2度低溫中,架著遠古器材VC2000測試出0.-60mph 4.44秒的成績,環境不佳當然不是它的真實實力,深夜在港區測加速的聲勢太大,最後還被管理人員請出去。

 

 

 

GT7 虛擬試駕

經典Nismo GT-R決戰筑波

↑據聞Nismo R34 GT-R Z-tune有兩部不是銀色而是傳奇的Midnight Purple III塗裝,遊戲中確實也有這配色的中古車可以購買,它是特殊的幻彩變色漆,而400R只有一般沒有幻彩的Midnight Purple車色,所以索性把R35 GT-R Nismo、R32 GT-R Nismo也換上Midnight Purple車色,成就這張Nismo GT-R Midnight Purple軍團的合照。  

↑Nismo R34 GT-R Z-tune在遊戲中可以再改裝寬體,然後在前後保桿與尾翼的改裝清單中,可以選擇當年Nismo與Falken合作參加Nurburgring 24耐久賽的空力套件,再施以Falken經典的綠藍塗裝之後,Z-tune的24耐廠車式樣也可以輕鬆重現。

R35 GT-R Nismo

年代:2014
600ps/1740kg
限量:無
遊戲中古價值:73,880 Cr.

R35世代也有GT-R Nismo高性能版,2014年現身就將動力一口氣拉大至600ps,前後保桿、側裙、尾翼都是專屬設計,可視為R35最強市售版本。而後在2017年小改,又在2024年再度小改,動力一直維持600ps沒變,僅在外觀、配備、底盤進行小更動,由於沒有限量所以身價遠不如前面幾位,遊戲中殘值不及R32 GT-R的五分之一。‬

 

Nismo R34 GT-R Z-tune
年代:2005
500ps/1600kg
限量:19部
遊戲中古價值:
2,286,205 Cr.

在2005年為了慶祝Nismo二十週年,在R34 GT-R停產之後,嚴選二手車回廠,進而完整內外強化重新打造出19部(原本預計20部)Nismo R34 GT-R Z-tune,動力強化至500ps,剛好與400R、GT-R Nismo都差100ps,當年售價高達1679萬日圓,GT7的中古車價據說是參考市場現值變化,這部車身價還比400R高出一倍,堪稱JDM神車。

 

Nismo 400R

年代:1996
400ps/1550kg
限量:44部
遊戲中古價值:
1,183,510 Cr.

Nismo 400R是以R33 GT-R為基底,在1996年由Nismo完整強化並販售的Complete Car,特製的2.8升RB-X GT2引擎的最大輸出達400ps,超越日本自主規範的280ps,原本預計生產百輛,最終只有44輛,當年售價高達1200萬日圓,大約是標準R33 GT-R的三倍,可說是Z-tune的前輩,現今身價也相當驚人。

 

R32 GT-R Nismo
年代:1990
311ps/1400kg
限量:500部
遊戲中古價值:
400,000 Cr.

R32 GT-R為了參與Group A賽事,因此在1990年推出限量500部的R32 GT-R Nismo,前保桿增加進氣口、尾翼也增加擾流片,捨棄空調、音響與後檔雨刷,車重減輕了30kg,現實中也堪稱收藏逸品,據聞在2022年有14萬美金(約合新台幣420萬元)的成交價。

 

 

R32 GT-R Nismo

PP:539.84(跑車中性胎)
Lap Time:1:02.616

極速279km/h

↑這部車雖然動力最小,但1400kg的車重卻最輕巧,開起來確實最為靈活,入彎不要超速就不至於太推頭,出彎由於動力不算大,不像老大哥們會Power Out,整體表現中規中矩,好開易上手,就是動力略小,成績自然位居末位。

 

Nismo 400R
PP:566.89(跑車中性胎)
Lap Time:1:01.641


 

極速296km/h


↑Nismo 400R擁有400ps動力,全力出彎時可以輕鬆展現車尾滑出的Power Out現象,雖然滑行距離不算遠,但適切掌控可就是成績提升的關鍵,鈦管發出的聲浪清脆值得一聽,仗著動力優勢硬是贏過R32 GT-R Nismo約一秒,296km/h的極速可惜沒有邁過300km/h大關。

 


Nismo R34 GT-R Z-tune
PP:591.24(跑車中性胎)
Lap Time:1:00.776

 

極速319km/h


↑動力來到500ps等級,何時全力出彎就是門學問,GT-R入彎推出彎甩,雖然是智慧四驅,但入彎晚煞可是會嚴重推頭,彎中提早開油可以讓車尾滑出,但有時滑過頭反而損失秒數,動力加大之後,動作必須更精準才能跑出好成績。Z-tune同樣配置鈦管,聲浪比400R更悅耳,極速也直上319km/h,足以力抗當年的超跑。

 

R35 GT-R Nismo
PP:629.01(跑車中性胎)
Lap Time:59.241


 

極速339km/h


↑上世代的GT-R雖然也擁有智慧四驅,但就是沒有R35 GT-R這樣好上手,胎寬加大之後,入彎的指向性更佳,但車身也更笨重,出彎不太有滑動,就像打電動般好操控,沒有壞脾氣自然也不像Z-tune有挑戰性,仗著600ps動力跑出好成績理所當然,也是唯一突破1分大關的車種,由於六檔齒比算密,339km/h的極速幾乎出現在斷油轉速,硬是比500ps的前輩高出20km/h。